“解码” 张轲
01 February 2018
 


Decoding” ZHANG Ke
记标准营造17 年
Seventeen Years Practice of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支文军 何润 戴春
ZHI Wenjun, HE Run, DAI Chun    

摘要 文章以中国当代建筑师张轲为样本,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切入,对张轲及其所带领的标准营造进行分析与解读。应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和信息可视化工具,突破以往仅通过对建筑师的设计作品或写作文章展开感性解读的研究方法,文章将透过数据与文本的挖掘,以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整合张轲的创作话语。综合其设计项目、出版物、展览、演讲、奖项等,在多维度展示其17 年的收获与成果的同时,挖掘其成功背后的影响因素。

ABSTRACT Tak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architect Zhang Ke as a sample, in terms of "data analysis", the article tries to unscramble Zhang Ke and his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By applying tools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he analysis goes beyond the per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s, which is always based on the works they design or the articles they write. By means of data and text mining, mor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reative ideas of Zhang Ke. It shows projects, publications, exhibitions, speeches and awards of Zhang Ke/ZAO, revealing the impacting factors behind his success at the same time.

关键词 张轲;标准营造;文本分析;信息可视化;时代;教育;媒体;社会支持网  

KEY WORDS Zhang Ke;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Text Analysis;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Era; Education; Media; Social Support Network  

中图分类号:TU-86; (K828: 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84X(2018)01-0094-008  

2017 年9 月12 日,张轲成为首位获得阿尔瓦·阿尔托奖①的中国建筑师,这也是他继2016 年10 月 3 日以“微杂院”斩获阿卡汗建筑奖②后摘得的又一项国际大奖。张轲出生于20 世纪70 年代初,他和他所主持的标准营造(ZAO/standardarchitecture)从2001 年扎根于中国展开实践以来,一直坚守着建筑信仰,尊重历史与传统,融合自然与文化,代表着新一代中国建筑师的视野与担当。

从融入西藏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的西藏娘欧码头、雅鲁藏布江边旅社,到探索北京旧城有机更新新模式的微胡同、微杂院、共生院,张轲以当代性、精神性、地域性的建筑观,逆中国商业化建筑潮流而上的努力,反映着中国当代建筑师的独特视角。笔者对张轲的“解码”也将从新的角度切入,突破传统的解读方式而采用数据分析③的方法,从采集数据、整理数据、挖掘数据再到数据的可视化,逐步建立张轲的“个人数据库”,也是对标准营造走过17 年的阶段性总结。

1 采集“张轲/标准营造”
1.1 标准营造非标准
谈及“标准”一词,有衡量事物的准则之意。而张轲选择“标准”作为事务所的名称是因为他认为“标准”一词中性而朴素,或严谨、或随意,并不关联到具体的风格与形式。[1] 就如他的建筑理念中有三个不感兴趣,即“对追随风格流派和大师流派不感兴趣,对任何国外嫁接到中国的东西不感兴趣,对把中国的东西挖出来到国际上卖弄中国文化不感兴趣”。而当“标准”结合“营造”,我们感受到的是建筑回归到更本质、更朴素的建造层面。正如标准营造的缩写为“ZAO”一样,张轲关注的是建筑纯粹而本质的内涵,要除去任何附加的内容。“standardarchitecture”而非“standard architecture”映射的是与“标准”恰恰相反,张轲要做的其实是打破“标准”,突破标准而关注于建造过程中的新发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去重新思考标准意义上的建筑,亦或说是不断更新和建立新观念的探索。[2]  

1.2 标准营造“38+
“标准营造”最初于1999 年在美国纽约注册。2001 年“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设计竞赛”的中标是标准营造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那之后,标准营造开始投身于中国的项目实践。回顾这17 年,标准营造在不同地域条件下完成了38 项涉及建筑、规划与景观领域的设计,其中也包括如“城市下的蛋”、“和谐北京”、“树宅”等概念设计(表1),有21 项已建成项目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江苏苏州、西藏、四川成都、广西桂林和湖北武汉。从最初的北京白塔寺商业街规划设计,到上海浦东“ 疯狂小三角”社区公园设计,再到近期完成的苏州园博会主题馆建筑设计,标准营造的项目实践超越了传统的设计领域划分。此外,标准营造的实践还涉及室内设计与产品设计,这个多元又灵活的团队不断用建筑话语突破传统的“标准”,这也是“38+”的含义所在。

“icon”(图标)是对事物特征的展示,笔者对多年来标准营造所积累的各项设计进行整理并抽象提取出属于每个项目的“icon”,在时间与地理两个维度上展示其设计进程与建成项目地图(图2,图3)。38个“icon”从不同角度映射出张轲在设计中对历史文脉、自然环境以及建筑空间的关注,也反映出其关于社会问题的独立思考。张轲/ 标准营造的作品不以新奇的造型为吸引点,而是摒弃一切既定的风格流派和自我标榜的具象文化符号,从物质层面到对功能的解读,再到对社会性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都能读出“和谐”。

1.3 张轲“230+
回顾走过的17 年,在“38+”项设计之外,张轲/ 标准营造的作品及论文刊登在国内外超过70 个出版物上,包括专业期刊、专业书籍、杂志报纸等,共计140 篇文章。以作品“阳朔小街坊”参加2005年深圳双年展起,张轲与标准营造的个展及参与展览达30 场,遍布全球12 个国家。此外,张轲在2010年至2012 年期间,于意大利、德国、荷兰、芬兰、英国展开了10 场主题演讲,张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展,从亚洲到欧美,其国际话语权可见一斑(图4),这也是他能够在近年收获多项国际建筑大奖的助力因素。笔者统计了从2001 年标准营造扎根于中国起,到2017 年为止,张轲参与的所有活动,包括项目设计、出版文章、相关展览、主题演讲与所获奖项在内,共达230 余项,并建立活动与时间轴之间的联系。根据时间与活动对应的连线图可见,2008 年到2013 年是张轲/ 标准营造最活跃也是收获最多的几年(图5)。  

2 文本挖掘,读懂张轲

当前我们正处于数据分析的黄金时代,数据挖掘(data mining)与自然语言处理④(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术的出现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自动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文本可视化中的信息采集、视觉呈现等过程,有效综合了机器智能和人工操作。“用数据说话”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和发现知识提供了新途径。[3] 如今,对建筑师的探讨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其作品或文本的感性解读。本次解码建筑师张轲,尝试通过“文本分析”⑤的方法,借助标准营造官方网站的所有信息来采集张轲/ 标准营造的中文全文本,再对海量的文字进行初步的挖掘。通过在中文全文本中抽取“ 高频词”与“关键词”并进行量化的统计,再应用信息可视化工具将分析结果多样化地展现。  

2.1 张轲文本分析
本次对建筑师张轲的解读主要应用基于词频统计的文本分析,面对其17 年积累的132 份中文文本(包括项目介绍、出版文章、个人访谈等),共计140 934个字符。将全文本字符视为词汇的集合,建立词袋模型⑥,利用“机器”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分析过程包括中文分词⑦(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过滤“停用词”⑧、加入“分词自定义词典”,继而进行词频统计与排序。经过进一步筛选,最终得到140 934 个字符中的25 个高频词,它们共同映射出张轲在设计中的关注点(图6,图7)。

通过文本分析得到的高频词与词频分别为:空间(429)、城市(362)、西藏(241)、胡同(238)、庭院(236)、文化(214)、北京(213)、码头(162)、当地(151)、结构(147)、改造(146)、建造(140)、景观(135)、传统(128)、材料(121)、石头(109)、生活(92)、大峡谷(88)、自然环境(84)、艺术(82)、杂院(80)、公共(78)、旧城(75)、社会(70)、社区(68)。

其中“西藏”的“大峡谷”和“码头”,以及“北京”正是张轲/ 标准营造这17 年来展开实践项目最多的地方。“结构”、“建造”体现的是张轲在设计中关注建筑更本质的建造层面,追求建构的真实性。张轲塑造的“空间”与“庭院”紧密相连,例如:青城山石头院中有一个“空院”、三个“茶院”和一个“居院”;苏州“本岸”住宅中将院落重新与居住空间结合;而“岸会所”则通过连续转折的白墙围绕成多个相对独立的院落。“胡同”、“改造”、“生活”、“杂院”、“旧城”、“公共”、“社区”让人迅速联想到他的微胡同、微杂院与共生院这一系列的微更新项目,从中映射的是张轲对于现存老城区、老建筑有机更新模式的思考。而“文化”、“当地”、“传统”、“自然环境”强调的是张轲面对在地建筑,尊重传统与自然环境,对待文化持“平视”的态度,不被“传统”束缚从而拥有更大限度的创作自由。“石头”是张轲的建筑作品中最常用的“材料”,从阳朔的条石、成都的青石到西藏的乱石,他在建造的细节和技艺方面展现了对当地建筑、街道肌理和自然环境的尊重。面对“材料”,张轲追求的不是越来越发达的材料带来的建造便捷,而是在于怎么发现一个材料所具有的未知的可能性,对他而言,没有哪一种材料是更现代或者更传统的,关键在于如何去运用。他追求的是,“可以转瞬即逝地带来一种感官上的、情感上的或是思想层面上的触动。”[4]  

2.2 张轲专属词云
每一位建筑师都有其独特之处,在探索张轲的独特个性时,采用“TF-IDF”⑨(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统计方法提取关键词。基于给定文本的总体TF-IDF 算法用以评估某个词对于张轲全中文文本库中的单独一份文章的重要程度,字词的重要性随着其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增加,但同时会随着它在全文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成反比下降,这种加权形式可以得到张轲独有的“关键词”。[5] 总体处理后得到如“西藏”、“微胡同”、“文化”、“院落”等高频关键词。经过进一步筛选后,将张轲的关键词按照频度递减的顺序自动排序,采用最典型的可视化方式之一“词云”⑩来展示分析成果,其中文字的大小代表关键词的频度大小(图1)。

与此同时,基于张轲的中文全文本做进一步地挖掘,应用“TextRank”算法⑪提取出关键词,再加入时间的维度,由此得到了张轲从2001 年创立标准营造起,至2017 年在时间维度上关键词的变化与演进。最初,张轲关注于历史与历史建筑的保护,这反映在他早期的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商业步行街规划、余姚古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几项规划设计中;而随着项目的积累,他的关注点逐步扩展到地域、社会、文化与人等多个方面(图8)。

3 张轲的“编程”
3.1 时代输入与输出
张轲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一方面,中国的“70后”是改革开放后受到现代化与城市化深刻影响的一代人,他们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变迁,同时对教育的重视也更加突显,教育的改革特别是以高考为主导的教育形势逐渐深化,70 后体会到了竞争与挑战。而张轲正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原本对物理感兴趣的他,挑战了“最难考”的清华大学建筑系,迈出了他成为建筑师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处于承前启后大时代的70年代生建筑师们虽然面对诸多挑战,却恰好也是处在机遇最多的时代,改革开放前的建筑设计更多地还停留在“工匠艺术”,但是随着中国的逐步开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1998 年住房制度改革与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建筑师由“工匠”转为“艺术家”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也为70 后建筑师打开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6]

中国的70后建筑师面对的市场情况或许可以算作是建筑行业的“顶峰”,这为青年建筑师或新生事务所参与到城市建设和挥洒才能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但西方建筑界流行着一个观点是“一个建筑师的价值往往不在于他做了哪些项目,而在于他不做哪些项目”。[7]70后建筑师面对着巨大收益的吸引与实现个人价值的矛盾。张轲是一个敢于说“不”的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所以设计项目的选择权在他的手上,他在选择客户方面的要求极为苛刻,需要志同道合。张轲曾说:“我们是建筑师,我们通过双眼发现问题,我们更希望创造新的城市愿景,而不是满足于在中国可以轻易就达到的经济成就。”正如阿尔瓦· 阿尔托奖评委会对他的评价中所讲到的,“在中国城市急速发展的前提下,依然坚持建筑的‘个体性’;在中国普遍标准化的商业主流中逆流而上,实现一种不同的视角。”  

其实处于社会变迁中的70后也处于理想与理性之间,有学者从“理想”和“理想化”入手分析70后的状态,由于他们受到的社会影响和教育影响十分多元,也就影响了70后的“英雄主义情结”。[6] 张轲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中有着社会性情怀。他在参加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展“前线报道”时,通过在北京旧城的三个改造实践,以充满自主意识和社会性的态度向世界讲述着他的“前线报道”,这代表着中国建筑界的一股新生力量,激发这种力量的正是在一部分中国建筑师群体中逐渐成熟并被践行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张轲曾说:“当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在设计角度的特殊需求,才是我最为关心的,这些都可能成就全新的设计,我宁愿称它为‘中国性’。”社会性情怀为张轲带来的是一种社会性英雄主义情绪,也就是建筑师以发起者的身份主动介入到社会矛盾之中,并以建筑为手段,以民意为基础,去寻求一种自下而上的路径和答案。[8]

3.2 教育输入与输出
1988 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张轲,8年后拿到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学位,随后他选择继续到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Harvard University,简称“GSD”)攻读硕士。张轲曾说,“清华教给我的是精神上的东西,那时候对精神性的追求是很高的。”而哈佛的教育对张轲来说意义更加深刻,他与国际接轨的叙事方式大都渗透着哈佛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人的影响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对人的社会性影响与个体性影响。一方面,哈佛大学设立的目标是培养出探索新知识、推动世界变革的领导者。在哈佛,“追求真理”是唯一的主题,需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固定的答案。[9]“追求真理”正体现了张轲所强调的标准营造并不遵循固定的风格,而是关心在设计中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GSD 打破了专业之间的界线,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学者们多会跨学科选课,这也是张轲带领着标准营造突破传统的设计领域划分,在建筑、规划、景观、室内及产品设计等多方面展开实践的重要因素。

此外,GSD 的设计课题敏感地把握着世界发展的前沿问题并回应社会所需,从城市到景观,都强调设计与社会的发展互动。张轲的设计实践正体现着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尤其体现在其多项概念性设计中。如“剧院之上的居所”(The ‘Social Theatre’ Housing)结合了一些基本的小型住宅单元与大型的半露天式公共剧场型空间;“城市下的蛋”(Eggs of the City)以街边摊为蓝本,为年轻人设计了一个移动的“蛋型城堡”,回应了当下城市化中的“蜗居”问题;“立体村庄”(Vertical Village)计划是面对急速膨胀的城市空间与急速减少的耕地之间的矛盾,通过村庄立体化减小城市化的压力。这些设计凝结的是他在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方面的深刻思考。而张轲不仅仅关注问题,更注重问题解决的结果,他曾说,“在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社会问题有意识,有意识你到底在为谁做设计。但最终要落实到设计本身的好坏上来”。这也是他所强调的建筑的“独立美”(autonomous beauty),也就是说如果实现的结果不精彩,再有“背景”也没有意义。[10]

  张轲曾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的教育对我来说很重要,让我在学习建筑八年后真正开始接近建筑的本质”。哈佛大学的学习让他形成一种“自我意识”,那是一种在中国教育体制下很难形成的思维方式。突破工匠式的技能,形成一套严密的逻辑,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实践在社会层面上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思辨与逻辑”(reasoning),那是张轲在设计中最重要且理性的方法,用理性把感性的想法推到极致(图10)。[11]  

3.3 媒体介入
如今建筑设计与建筑传媒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过去到现在,从专业学者到大众,对建筑媒体的关注度逐渐升温。而建筑传媒与建筑师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一方面,建筑媒体服务于建筑师,第一时间对其作品和设计理念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也体现着媒体的视角[12]。建筑师在空间中实现情怀,在文本中表达诗意。作为社会性服务行业,建筑师公众形象的树立很关键,建筑媒体的存在与传播为建筑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而建筑师与建筑媒体之间的互动则起到了关键作用[13]。笔者统计了张轲/ 标准营造在17年间所发表的所有文章,包括对标准营造团队和其项目的介绍、对张轲的访谈等,其文章所属的国内外专业期刊、专业书籍以及杂志报刊超过70 种。包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如意大利的DOMUS、《域》(AREA )、INTERNI ,德国的《建筑细部》(DETAIL )、TOPOS 、WELTBILDER 、BAUWELT ,美国的 《建筑实录》 (ARCHITECTURE RECORD)与 《哈佛设计杂志》(HARVARD DESIGN MAGAZINE )等。透过出版物,我们看到的是张轲不断扩展的国际话语权。实际上张轲始终与过多的媒体报道和时尚喧闹的作品宣传保持着一定距离,而是通过出版文字表达其个人思考,激发更多的设计者去关注社会问题,这也是用突破“标准”的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图9)。

在中国的所有建筑类专业期刊中,《时代建筑》是其发表文章最多的专业学术期刊。《时代建筑》关注新生代独立建筑师对实验性建筑语言的大胆探索,积极介入他们的实践活动,也提供了重要的话语平台。[14] 从2004 年第2 期《北京武夷小学礼堂“WESA”的随想》一文中张轲对于建筑的存在、建造的本质等基本问题进行自我追问起[15],《时代建筑》 陆续对张轲/ 标准营造的作品和思想进行发表。2006年第2期 《营造· 墨戏——华润凤凰艺术馆》中张轲借水墨即兴展开的一个创作实验,探讨了艺术与建筑的边界[16]。2007 年第4 期《标准营造“青城山石头院”》中通过利用本地材料、结合传统建造方法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现代性”。[17]2008 年张轲/ 标准营造开始了多项在西藏的设计实践,《时代建筑》在同年第6 期中对其完成的“雅鲁藏布江小码头”进行了介绍,也是对标准营造作为新一代建筑师在拥有极为特殊文化的地区尝试地方建筑“当代性”的回顾[18]。2009 年第1 期中,标准营造对其为四川地震灾区设计和捐献的“生态移动厕所”小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一种简易、经济、环保的方式完成灾区的可推广建造试验[19];同期中也刊登了“西藏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项目,在这一篇文章中,张轲以新一代建筑师的视角讨论了“ 文化平视”的态度与地方建筑的“当代性”问题,他所持有的是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西藏特有文化的态度[20]。 2011 年第5 期和2015 年第3 期中分别发表了标准营造在西藏的“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艺术馆”与“西藏娘欧码头”项目,探讨了在地域文化背景下建筑的当代性与精神性[21][22]。2014 年张轲更加关注北京城市更新的问题,在第4 期的《微胡同》一文中他通过这次改造实验提出了为胡同保护与有机更新提供的新方式[23];2016 年第4 期的《共生与更新——标准营造“微杂院”》一文中,张轲与张益凡阐述了微杂院项目背后“共生式更新”的新思路[24](图12)。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⑫为建筑知识、建筑师和建筑本身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局面。从期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到网络、微信等新媒介,新媒体环境下建筑知识和建筑人的传播更加纷繁多样[25]。人们获取建筑知识的新方式与新习惯逐步形成。以新媒体之一——微信推送为例,当输入“张轲建筑”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最多的文章是关于张轲2017 年获得“阿尔瓦· 阿尔托奖”的报道,虽然网络媒体与学术期刊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却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建筑师张轲。  

3.4 社会网络支持
一个项目的实现仅靠个人单薄的力量是不够的,张轲在“Let's Talk”第62 讲介绍“苏州园博建筑的创新性”时说:“任何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好的合作者,没有真正想为城市做出好的作品的业主方,通常叫‘合作者’,我们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联想到张轲的西藏系列项目得以实现,其中跟他有着相似意识取向的甲方起着关键作用,也就是面对西藏独有文化采取平视态度的意识。十几年中,张轲的合作者有很多,有作为业主的合作者,也有共同创立标准营造的合伙人以及在其中工作过的设计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网络分析是人类关系特征的突出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结构属性。其中“社会支持网”是社会网络的一种形式,所体现的是一个人可能获得的各种资源或帮助,由具有相当密切关系和一定信任度的人所组成。[26] 在建立张轲的“社会支持网”时,再次利用全文本数据与统计得到的“设计合作者姓名词典”,分析并统计出在全文本中出现的设计合作者姓名(即图中的节点)与出现频率,并通过“Gephi”⑬将其可视化呈现。人名出现的频率越高,其权重越大,图像中节点的面积越大。再进一步根据文章中出现的人名关联进行连线,其中线的粗细与节点之间的距离代表着两个合作者之间联系的紧密度。17 年来,曾经与张轲在项目设计上有过合作的人数近百,包括合作频率较高的郝增瑞、刘新杰、杨新荣等,而最初与张轲共同创立标准营造的张弘和来自里斯本的克劳迪娅· 塔博达(Claudia Taborda,张轲哈佛校友),以及后期加入的侯正华,他们正是与张轲合作最为密切的人(图11)。

张轲是一个很“开明”的人,他不喜欢被标签化的身份束缚,尤其是被国籍、地域或者特定的文化所束缚。就如他的标准营造事务所,工作室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在这里共同探讨,发挥创意。而张轲的开明也体现在他非常乐意推荐事务所的人出国留学,得到他的推荐后,很多人都有机会去到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因为他认为,“如果他推荐出国的10 个学生中有1 个人能够回国效力,也能够使祖国受益”。[27]  

4 结语
笔者对于建筑师张轲的“解码”基于其17 年来所经历的设计项目、出版物、展览、演讲与获奖等,通过新的角度与更加科学的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与专业学者对张轲感性的解读契合度相对较高。虽然个体建筑师或事务所的资料无法构成海量的、多维度且多形式的“大数据”(big data),但是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突飞猛进的进步,期望未来能够实现构建“中国建筑师大数据”。与此同时,随着个体建筑师的数据资料不断地积累与更新,学者们对于中国建筑师的分析之视野也将不断扩展,亦或建立以代际划分的“ 中国建筑师代际大数据”,进而把握中国建筑发展的整体动态。

(本文应用的文本分析与可视化工具:1)文本采集与词频分析工具——Python 程序设计语言;2)信息可视化工具——Tableau,WordArt,Grasshopper,MindManager 思维导图,Gephi。数据来源:标准营造官网http://www.standardarchitecture.cn ;部分注释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图片来源:图1、图2~ 图4、图6、图7、图9、图10、图12 由作者自绘;图5、图8 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郑运潮绘制;图11 由清华大学工学学士曹东平绘制 。特别鸣谢清华大学工学学士曹东平对文中数据分析提供的技术支持!)


注释:
① 阿尔瓦· 阿尔托奖设立于1967年,以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 阿尔托名字命名,是国际重要建筑奖项之一。该奖用以表彰在建筑领域具有杰出成就,并秉承可持续及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建筑师。
② 阿卡汗建筑奖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奖项之一,由阿卡汗四世于1977年创立,每三年评选一次。阿卡汗建筑奖的评选视野从伊斯兰世界扩展到全球,关注转变与提升建成环境质量的所有建筑作品。
③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④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⑤ 文本分析是指对文本的表示及其特征项的选取。文本分析是文本挖掘、信息检索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把从文本中抽取出的特征词进行量化来表示文本信息。
⑥ 词袋模型是忽略掉文本的语法和语序等要素,将其仅仅看作是若干个词汇的集合,文档中每个单词的出现都是独立的。
⑦ 中文分词(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指的是将一个汉字序列切分成一个一个单独的词。分词就是将连续的字序列按照一定的规范重新组合成词序列的过程。
⑧ 停用词是指在信息检索中,为节省存储空间和提高搜索效率,在处理自然语言数据(或文本)之前或之后会自动过滤掉某些字或词,这些字或词即被称为“Stop Words”(停用词),如“是”、“的”、“我们”、“和”、“以及”等。
⑨ 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是一种用于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的常用加权技术。TF-IDF 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以评估某个字词对于一个文件集或一个语料库中的其中一份文件的重要程度。
⑩ 词云是对网络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予以视觉上的突出,形成“关键词云层”或“关键词渲染”,从而过滤掉大量的文本信息,使浏览网页者只要一眼扫过文本就可以领略文本的主旨。
⑪ TextRank_算法是一种用于文本的基于图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来源于谷歌的“PageRank”算法,通过把文本分割成若干组成单元(单词、句子)并建立图模型,利用投票机制对文本中的重要成分进行排序,仅利用单篇文档本身的信息即可实现关键词提取、文摘。
⑫ 新媒体是人们一般理解的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定义新媒体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是一个快速滚动和随时推进的概念。
⑬ Gephi 是一款开源免费跨平台基于“JVM”的复杂网络分析软件,其主要用于各种网络和复杂系统,是动态和分层图的交互可视化与探测开源工具,可用于社交网络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丹,陆燕君. 质疑,为了更多的可能[J]. 建筑知识,2009(04):67-70. [2] 卜冰.“ 标准营造”[J]. 时代建筑,2003(03):48-50.
[3] 唐家渝,刘知远,孙茂松. 文本可视化研究综述[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3(3):274-277.
[4] 柳青. 张轲:张扬在内[J]. 城市环境设计UED,2009(07):15.
[5] 罗燕,赵书良,李晓超,韩玉辉,丁亚飞. 基于词频统计的文本关键词提取方法[J]. 计算机应用,2016(03):718-721.
[6] 张俊. 生于计划,长于市场——70 后经历的社会变迁及其影响[J]. 时uc2(代建筑,2013(04):11-13.
[7] 陆轶辰. 大时代下的抉择——简析欧美、日本、中国70 后建筑师群体之异同[J]. 时代建筑,2013(04):15-16.
[8] 张益凡. 张轲的“胡同微更新”[J]. Domus 国际中文版,2016 年7 月刊.
[9] 吴锦绣.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建筑教育[J]. 建筑学报,2009(3):92-96.
[10] 赵扬,柳亦春,陈屹峰,张轲. 演进中的自我——柳亦春、张轲、陈屹峰、赵扬对谈[J]. 时代建筑,2013(04):44-47.
[11] 邱正. 张轲——做建筑有点像写小说[J]. 智族GQ,2012 年8月刊.
[12] 魏凤娇. 感受建筑媒体与建筑师面对面:“建筑媒体服务建筑师2006 年新春研讨会”侧记[J]. 建筑创作,2006(02):162-163.
[13] 王凯. 言说与建造——20 世纪初的公共媒体与现代中国建筑师[J]. 时代建筑,2014(02):145-146.
[14] 支文军. 固本拓新——对“时代建筑”的思考[J]. 时代建筑,2014(06):64-65.
[15] 张轲,张弘“. 标准营造”——关于北京武夷小学礼堂“WESA”的随想[J]. 时代建筑,2004(02):102-107.
[16] 张轲,张弘,茹雷. 营造·墨戏——华润凤凰艺术馆[J]. 时代建筑,2006(02):122-127.
[17] 张轲,张弘,侯正华. 标准营造“青城山石头院”[J]. 时代建筑,2007(04):90-97.
[18] 张轲,张弘,侯正华“. 标准营造”雅鲁藏布江小码头[J]. 时代建筑,2008(06):65-68.
[19] 张轲,张弘,侯正华. 四川灾区廉价生态移动厕所[J]. 时代建筑,2009(01):92-95.
[20] 张轲,张弘,侯正华. 西藏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J]. 时代建筑,2009(01):142-147.
[21] 张轲,张弘,侯正华.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艺术馆设计[J]. 时代建筑,2011(05):124-125.
[22] 张轲. 西藏娘欧码头[J]. 时代建筑,2015(03):68-73.
[23] 张轲. 微胡同[J]. 时代建筑,2014(04):106-111.
[24] 张轲,张益凡. 共生与更新——标准营造“微杂院”[J]. 时代建筑,2016(04):81-84.
[25] 刘锦辉. 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当代建筑知识传播[D]. 学位论文,北京建筑大学,2015.
[26] 林聚任,编.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7] 李晶侠. 志在打造世界设计品牌——记美国标准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者张轲[J]. 国际人才交流,2006(05):30-32.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支文军,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润,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戴春,女,博士,《时代建筑》杂志 责任编辑,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师
收稿日期:2017-11-15
Copyright @ 2021 zao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标准营造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14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