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营造近期实践作品
01 February 2018
 


Recent Projects by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张轲 张益凡
ZHANG Ke, ZHANG Yifan

微胡同
Micro Hutong  

作为居住功能建筑的微胡同在35㎡ 的面积内开展的是在传统北京胡同的局促空间中进行的极小尺度居住实验。  

设计将庭院回归到流线组织的重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庭院,来创造与城市文脉的直接联系。庭院不仅提升了内部空气与光线的流动,也联结着形式多样的方形体量及面向城市的门廊。这个灵活的城市居住空间成为位于较私密的生活空间与具城市性的街道间的过渡空间,同时也成为可供微胡同居民及社区邻居共同使用的半公共空间。

微胡同建筑主体是由墨汁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墨汁与混凝土按一定比例调配,使得材料最终呈现一种特有的色调。提升和改善胡同空间的生活条件是微胡同的设计核心之一。现代中央空调系统服务整个主体建筑的同时,房间中都布置了地暖,这使得即使在寒冷的北京冬季,使用者都可以在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中,透过整体透明的房间立面,欣赏户外景致。建筑屋顶设计了三个可机械控制开启的天窗,每个房间侧面也设置了开启扇,由此保证了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

在提升空间品质的同时,微胡同在空间形态上延续了传统胡同院落的尺度感,并强化了空间的社会属性。

项目概况
设计方:标准营造
项目地点:北京西城区杨梅竹斜街53 号
建筑师:张轲
项目团队:张明明,黄探宇,池上碧
建筑面积:35 ㎡
设计/ 建成时间:2013/2016  

Firm: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Location: No. 53 Yang Mei Zhu Xiejie,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Architect: Zhang Ke
Design team: Zhang Mingming, Huang Tanyu, Ao Ikegami
Floor area: 35 ㎡
Start/Completion: 2013/2016


共生院
Co-Living Courtyard  

共生院是标准营造继微胡同、微杂院之后,对北京旧城四合院有机更新改造新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实践。目的是探索在传统胡同格局中,公共与私人共同生活的可能性,并实验在局限空间中满足全部基础设施的需求,创造胡同小尺度条件下的舒适生活。

基地位于白塔寺历史保护区内一处150㎡的杂院。设计通过木屋架延伸连接、墙体整合强化等动作,用翻修取代重建,创造出三个不同尺度的丰富院落。共生院由一个只占据胡同一个开间模数的8㎡大小,包含日常生活所需一切基础设施的插入式居住单元和一个完整连续的公共展览空间组成。并在公共空间中置入一个4.5㎡集厨房、洗衣、卫生间、储物等一体化的功能模块。私人居住与公共展览环绕院子共生,创造多种生活方式共存的丰富状态。

其中插入式居住单元和一体化功能模块,结构独立,其产品化、集约化的特点,可在旧城改造中积极推广,最大程度上改善影响胡同生活最迫切的基础设施问题。这对于北京旧城保护片区中的更新改造具有普遍意义。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共生院
业主: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宫门口四条36 号院 设计阶段:2015-2016
设计:标准营造
项目建筑师:张轲,方书君
设计团队: 何况,Ao Ikegam,Stefano Di Daniel,侯新觉,李雅伦
占地面积:150㎡ 建筑面积:8㎡(插入式最小居住单元),4.5㎡(一体化功能模块),84 ㎡(公共展览)

Project title: Co-Living Courtyard
Client: Beijing Huarong Jinying Investment & Development Co. Ltd.
Location: Gongmenkou Sitiao No.36, Baitasi, Beijing, China
Design: 2015-2016
Architect: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Project architect: ZHANG Ke, FANG Shujun
Design Team: HE Kuang, Ao Ikegami, Stefano Di Daniel, HOU Xinjue, LI Yalun
Site area: 150㎡ Building area: 8㎡(minimum inserted unit), 4.5㎡(service core), 84㎡(exhibition)


诺华上海园区5 号楼
Novartis Shanghai Campus – Building 5  

“轻”是这个设计中一直坚持的感觉——空间的轻盈,结构的轻质,以及工作的轻松——为了在这栋建筑内外工作和生活的人们。

建筑的设计基于一个融合了新型结构和庭院布局的有机的网格体系,以开放而灵活、可以提升互动性和创造性的公共空间为特色。

最终的成果是一个融合了文化意识、设计理念、结构和建造技术的进步的案例。

(1)有机网格
设计基于一个细胞结构状的网格,它可以灵活地生成各种各样的空间, 同时也赋予了建筑独特的外观。核心筒、庭院、会议室和内部楼梯都被设计成单独的小室,其间没有任何墙体或室内空间以直角关系相交。外部立面也延续了这一概念,并将这种细胞结构状的结构呈现在了室外。  

(2)由内及外
源于有机网格的5 个位于地面层的花园,遵循着整个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模式,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内向性本质。在办公室内,这种空间构成模式又通过在透明立面围合的大空间中的5 个不规则核心筒反向地表现出来。通过这种图与底的置换,内向的中国园林成为了开放的当代办公空间,位于顶层的另一系列开放庭院则与地面层的花园相互呼应。  

(3)渗透性
这栋建筑位于诺华上海园区的东南部,三层中空玻璃立面赋予其轻松而透明的外观。人们的视线可以穿透建筑,或开放或围合的区域在光线、尺度和形状上互补而平衡,并形成了丰富的空间体验,旨在创造一系列不断变化的感觉。这对于开放而匀质的传统办公空间理念提出了挑战。日常工作中交流品质的提升,决定了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设计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而没有采用传统的办公空间布局,进步由此而来。  

(4)不规则立面
组成立面的倾斜而不规则的四边形玻璃也是源于细胞结构状的网格体系。玻璃的底线和顶线有不大于320 mm 的差别。这样的立面组合会在玻璃上生成令人意想不到的室外景观映像。三层玻璃中有两层是避免立面过热的保护层。为了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避免靠近立面的区域温度过高,我们将回风口整合进了顶棚边缘,机械控制的内百叶则可以避免热空气进入办公空间。  

(5)中国性
建筑以有机的布局和多样的空间体验诠释着传统中国园林的本质,与自然的关系是设计中一直被考虑的元素。地面层被划分为建筑和庭院两部分。一条通道由建筑引向庭院,被分隔成多个开放和围合区的庭院部分由5 个不同尺度的院落主导着。在不同位置上设置的实墙限定了庭院和通道的边界,同时也有意识地组织起多样的视角和景观。在庭院周围布置了多个会议室和项目室,以及一个可供各部门团队讨论交流的大会议室。其间还设有一个茶室, 以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成为吸引整个园区人们的场所。

6 层作为设备层的同时也提供了额外的会议和交流功能空间。2 ~ 5 层的办公空间在开放楼层平面中划分了工作组、会议室、交流区等区域,布置了254个工位(而不是任务书所要求的相同单位面积的204个工位)。

5 个自由布局的核心筒实现了“无柱”的室内空间,使得自然光线能够最大化地进入室内,并在办公空间内形成了具有流动性的交通组织。这些核心筒之间的空间尺度大小不一,在每层的中心是一个交流和互动区域,一部鹦鹉螺般造型的公共楼梯成为了各楼层以及中心交流区之间动态的联系纽带,以鼓励员工间的互动。

当传统中国园林中的吟诗诵词已经多年未曾听闻之后,在这栋建筑里, 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又再一次以一种当代的方式得以实现。

(本项目曾于《建筑学报》2017 年08 期中发表,图文内容由标准营造提供。图1、图4~ 图6、图9 摄影:苏圣亮,图3 摄影:陈灏,图10、图11 摄影:王子凌)


项目概况
建筑面积:8 700 ㎡
项目地点:上海浦东
业主:诺华(瑞士)
建筑师:张轲/ 标准营造
项目建筑师:张轲
项目经理:Margret Domko
设计团队:张轲, Leonardo Colucci, Margret Domko, Johan Kinnucan, Alessandro Colli, Joao Dias Pereira
结构/ 机电设备:AECOM
设计合作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立面监理:Terry Bell
立面咨询:RFR
室内咨询:Sevel Peach
室内方案设计/ 扩初设计:标准营造
室内施工图:EXH
景观设计:Teresa Moller
照明设计:LDC
设计周期:2010-2016
施工周期:2012-2016
入驻时间:2016
摄影师:苏圣亮、陈灏、王子凌  

Building Area: 8,700 ㎡
Location: Shanghai Pudong
Client: Novartis (Switzerland)
Architect: Zhang Ke,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Project Architect: Zhang Ke
Project Manager: Margret Domko
Design Team: Zhang Ke, Leonardo Colucci, Margret Domko, Johan Kinnucan, Alessandro Colli, Joao Dias Pereira
Structure/MEP: AECOM
Local Design Institute: Tongji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Façade Supervisor: Terry Bell
Façade Consultant: RFR
Interior Consultant: Sevel Peach
Interior Design Schematic & DD: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Interior 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 EXH
Landscape Designer: Teresa Moller
Lighting Design: LDC
Design: 2010 – 2016
Construction: 2012-2016
Occupation: 2016
Photographer: Su Shengliang, Chen Hao, Wang Ziling

作者单位:标准营造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作者简介:张轲,男,标准营造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张益凡, 男,建筑师、自由撰稿人
收稿日期:2017-11-15
Copyright @ 2021 zao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标准营造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14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