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architecture 标准营造
01 July 2009
 

Standardarchitecture, founded in 1999, is a professional partnership formed by a group of international young designers engaged in practices of architecture, landscape architecture,interior, and product design. Originally established in New York, the firm has gradually relocated its main base to Beijing in 2001, after winning several important projects there.   

On the basis of several distinguished cultural projects, the firm has developed particular in creating sensitive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in variou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urban settings. In addition to that, many of other projects show the diversity of the office.     
标准营造standardarchitecture 1999年由张轲等多位年轻设计师创建于纽约,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设计、景观与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及产品设计的合伙人事务所。事务所自200l年以来通过国际竞赛女在国内赢得了多个重要项目,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北京。  

在一系列文化项目的基础上,事务所发展了在历史文化地段中进行景观与建筑创作的兴趣, 但并不局限于此,大量优秀作品显示出该事务所的多样性特征。  


合伙人:
张轲: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硕士,1998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硕士,1996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1993

张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1999
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1990  

侯正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博士,200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1998  

Claudia Toborda :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建筑学硕士,1999
英国约克大学历史景观保护研究硕士,1991
葡萄牙艾沃拉大学景观建筑学学位,1990


北京西,纽约东 (节选)

对拷贝西方建筑或者繁殖东方传统均无兴趣,设计丝毫不受风格的羁绊,标准营造是中国最年轻一代建筑师的突出代表。
撰文:琳达·弗拉森罗德 (Linda Vlassenrood)
翻译:冯恪如

从年龄上说,标准营造的建筑师属于第五代中国现代建筑师。中国的学者通过一代人的推陈出新来谈论中国电影史的发展,这种断代方法也沿用在建筑史中。第一代进步建筑师出现于1920年代。当今中国活跃的建筑师,20世纪80-90年代在国内外受教育的建筑师,分别代表中国第四、第五代建筑师。1999年在纽约,张轲(生于1970年)和张弘(生于1967年)共同成立了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两年以后,他们逐渐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北京,他们在此赢得了几项设计竞赛。随着事务所的发展,又有合伙人Claudia Taborda(生于1965年)和茹雷(生于1969年)以及另外15名工作人员加入。

他们作品的特别之处来自于单一的想法和有时候非常强烈的设计手段,对此张轲言语中有很强的自信,他毫不讳言他们在中国目前建筑实践中的立场,他认为标准营造无疑是新一代的,这是一个不再逡巡于中、西方建筑异同的一代,不需要借助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诠释来应对外界影响的一代。年轻一代建筑师同时把中国和西方作为他们灵感的重要源泉注,更加自然地把两种元素融会贯通。这是他们借以区别于前辈建筑师,特别是商业建筑师所采用的方法。“我们这一代建筑师普遍的特点是不再关注某种风格”,张轲说,“我们不再对折衷东方、西方感兴趣;我们不再对向国外贩卖中国传统建筑感兴趣;我们更不会再拷贝西方建筑,我们不再对追随或者效仿名家感兴趣,我们甚至不再有兴趣定义某种中国的新建筑。对我们来说,西方建筑和中国建筑的框架早己经被破除。我们追求自己独立的全球视野。”

重要的是,他言语之间传达出对所有身份问题的超越,和对建筑实质上创新的追求。要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营造出更加足以应对当今建筑实践的思想空间(intellectual space)。事实上,一般西方人和为数众多的中国建筑师所关注的中国建筑界的问题,并不是张轲所关心的。标准营造从来都不否认现存的大量问题,却完全不关心那些不确定和不利的因素,他们积极地利用当前建筑实践中的高度自由。例如,尽管选择业主时很挑剔,标准营造却从不把缺乏经验的开发商(有些就是他们的同龄人)当成是一种阻碍。张轲说:“中国有着对未知事物的极强求知欲。大多数业主想要得到超出他们想象的设计,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可能改变开发商的意图,所以我们特别小心地选择我们的客户。”

标准营造的建筑师把自己看作是新一代,他们甚至用“挑衅的”来描述自己的作品,这初看起来非常出人意料。其实,他们的大多数建成作品(目前为止有12项)都很不张扬,精确设计的结构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中。设计的激进性表现在抵制流行的装饰构件的堆砌、有时强烈的色彩和风格的多元化。由于理性地选择建筑语汇,他们的作品留给人们多种解读的空间。张轲解释说,在项目进行之初提出问题而不给这些问题寻找确定的答案使他们能够“给重新诠释建筑预留空间,并且鼓励人们提出新的问题”。他们的设计是概念构思的产物而非只为了形式,这在当代中国是很少见的。

(注:该文的英文版同时发表于荷兰 MARK Magazine #6,2007年3月刊)
作者:琳达·弗拉森罗德(Linda Vlassenrood),NAI荷兰建筑师
协会策展人,策划2006年鹿特舟《中国当代》展。
译者:冯格如,Domus杂志,责任编辑。


青城山“石头院”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
项目功能:茶室
设计/建成:2005/2007
总建筑规模:480 m²
项目建筑师:张轲,张弘、王安东、刘亚波、王彤  

“石头院”位于青城山下的大观镇附近,面积不到500㎡,由几组院落组成,分为一个“空院”、三个“茶院”和一个“居院”。几个院的前面有一个小水面,远处朝向青城山,建筑的西面是一座石桥和一个石头牌坊,南面是一条小街和几座别墅。  

“石头院”的石头是本地最常见的“青石”,实际就是来自青城山附近采石场的一种青灰色砂岩,这些石头在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下会慢慢长出浅浅的青苔来,到那时候,这几个院子便能更接近我们想象中的“石头院”了。


万科苏州“本岸”新院落住宅

项目地点:江苏苏州
项目功能:住宅
设计/建成:2005/2008
总建筑规模:176000 m²
项目建筑师:张轲、张弘、侯正华、黄狄、郝增瑞、赵扬、于春水、孙伟、王风、杨欣荣、刘新杰、张正帆、杨帆、张诚、陈玲、张元玲、黄峥
施工图合作设计:苏州工业园区设计院  

“本岸”是中国集合住宅的创新类型,它不同于一般的联排式住宅,而是把院落重新结合在住宅之中,丰富了中国当代的居住方式。新院落住宅基地紧邻两条河流,基地周围原散落着一些傍水而居的自然村落,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规划系统以传统村落鱼骨状自然生长结构为原型,以单体构成片断;片断构成组团;组团围合院落;而院落又以铺砌着石板的街巷相连,营造了现代的院落空间。  

建筑单体为现代院落住宅,小面宽、大进深、三进院、高院墙、立体景观,每一房间均有南向采光,同时不同尺度的若千庭院亦可满足从半私密到私密的丰富的家居需要。


华润“跳舞的书本”双塔

项目地点:湖北武汉
项目功能:公寓
设计/建成:2007/2009
项目建筑师:张轲、张弘、侯正华
总建筑规模:43000 m²  

作品简介 两栋160 m高的高层如同用书本摞起的两座高塔,各层平面随意扭动,两栋塔楼的重心自下而上逐渐靠近;双塔的高细比接近10,超过原世贸中心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其中一栋为酒店公寓,每层面积约600 m²,分为6户;而另一栋高层则是每层独户的豪华住宅,每户平均面积约400 m²,由于四面是连续的双层玻璃幕墙,居住者可以将四面的景色尽收眼底,获得360°的连贯视线。


 “疯狂小三角”社区公园

项目地点:上海
项目功能:公园
设计/建成:2005/2007
基地面积:15000 m²
项目建筑师:张轲、张弘、侯正华

作品简介 “疯狂小三角”公园所在区域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开发之下,其周边混杂着烂尾别墅、建材城、小工厂以及新造的住宅区。公园附近将建成一个商业中心、一所小学、一个社区音乐厅以及住宅区。设计中以网络式的道路将被打碎的部分与社区功能重新连接起来。人们从很远处就可以看到“疯狂小三角”公园,它成为这个新城的一个地标性景观。


通州商务园研发中心

项目地点:北京通州区
项目功能:研发中心
设计/建成:2007/2008
总建筑规模:3300 m²
项目建筑师:赵扬、董丽娜、孙青峰、杨欣荣、万雯丽、张诚、刘新杰
施工图合作设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研院设计院

基地位于北京通州温榆河畔,基地西侧紧邻河堤,东侧朝向开阔的绿野,北侧是茂密的杨树林,南侧有天然湿地环绕。为了充分利用这个优越的自然景观条件,我们精心推敲流线和功能布局,使室内外的体验相互渗透。向时因地制宜,对这个典型的乡村景观稍加整饬。建筑和环境里应外合,营造了一个流动而开放的空间体验。


派镇码头

项目名称:雅鲁藏布江派镇码头
项目地点:西藏林芝县
项目功能:码头
设计/建成:2007/2008
总建筑规模:420 m²
项目建筑师:侯正华、张轲、张弘、Claudia Taborda、董丽娜、孙伟
施工图合作设计:中国建研院设计院


派镇游客中心

项目地点:西藏林芝县
项目功能:服务、办公
设计/建成:2007/2008
项目建筑师:张轲、张弘、侯正华、Claudia Taborda
总建筑规模:3700 m²
施工图合作设计:中国建研院设计院
Copyright @ 2021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标准营造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14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