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传媒奖”
01 January 2009
 


推动公民意识的建筑奖 | 支文军

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 颁桨典礼于2008年12月27底在深圳隆重举行。该奖首次以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主要评价标准,旨在将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建筑纳入评选范围,通过独立的评审机制,从专业、社会和文化层面,表彰两岸三地具有突出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优秀建筑作品。

建筑成为2008年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8年是中国公众对建筑给与特别关注的一年。波川地震大批倒塌的房屋和北京奥运诞生的地标性建筑,让建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促使人们深入地思考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建筑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等诸多问题。在这祥的请况下,举办以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评价标准的“中国建筑传媒奖” 是及时而且有其重大意义的。

走向公民建筑
“中国建筑传媒奖” 口号为“走向公民建筑”。虽然“公民建筑”的确切含义没有定论,但其价值取向是鲜明和清晰的。根据章程的解释,“公民建筑”是指那些关心各种民生问题,如居住、社区、环境、公共空间等问题,在设计中倾注人文关杯,并积极为现时代状况探索高质量文化表现的建筑作品。从提名到入圈再到获奖作品(人)的产生,整个过程的目标和评判标淮是较为一致的,其内涵在各个阶段中得到超乎想象的演绎和充实,最后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和获奖人的感言就是一次对“公民建筑”的真心表白和诠释。

获奖作品与入围作品的价值取向
首届中国传媒建筑奖共有五个奖项,“毛寺生态实验小学”获得最佳建筑奖,“土楼公舍”获得居住建筑特别奖,冯纪忠教授获得杰出成就奖,标淮营造(团队)获得青年建筑师奖,谢英俊(台湾)获得组委会特别奖。五个奖项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大奖的宗旨和价值取向,其作品“均指向技术上普通、形象上质朴而优雅、结合地形和使用者实际需要的建筑,没有浮华巨构、没有‘形象工程’”(贺承军语)。从入圈作品更为宽泛的项目来解析,其潜藏的意义可能更大。“没有热点建筑,没有商业建筑,没有政治建筑……入围作品都是能体现‘公民建筑’的初衷,这祥的人围名单足已让中国建筑界‘大吃一惊’”。中国建筑传媒奖入圈作品评选结束后,有提名人这样表示。

大众媒体与专业媒体的互动与互补
南方都市报作为珠三角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立志于办中国最好的报纸,一直在致力于推进公民社会进程,该次“中国建筑传媒奖”倡导“公民建筑”的理念实际上与其内在的气质和追求一脉相承。南方都市报作为大众媒休,联合《时代建筑》、《世界建筑》、《建筑师》、《新建筑》、《世界建筑导报》、《Domus》国际中文版等重要建筑专业媒体共同举办“中国建筑传媒奖” 的模式是聪敏之举。一方面,由南方都市报这样一个大众媒体来举办中国建筑传媒奖这样的‘专业’奖项,其目的在于为公众和建筑搭一座桥,让在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建筑,得到公众应有的关注,并借此促进建筑与社会的互动。另一方面,组织以建筑专业杂志主编为主的提名委员会进行较为广泛的提名,并商讨选出入圈作品,是该奖核心价值获得认同并得以实现的保证。


轻_介入
张悦

中国建筑在2008年的关键词或许是“重”,有呼应着奥运庆典、大国景象的城市与建筑的狂欢盛重;有汶川震后重建的沉重;还有金融海啸所带来的设计夭折、工地停工的惨重。不过,标准营造却似乎在雅鲁藏布江畔找到了一片世外桃源,使我们得以从今年许多重大事件的重大作品之中,透一口气,去感受建筑的“轻”。

取材于当地的石材,是使这组建筑轻轻嵌入地段的首要元素,这与“标准营造”先前在阳朔、青城山等地的创作并无二致。斑驳石材的材质与颜色,使得建筑远看上去就如同藏南河床上和山谷里或见的裸岩;透过接待站的观景横窗所映入的、派镇传统民居的石墙做法,则无疑阐述了新、老建筑之间的关联;在小码头建筑泊岸整理中运用的钢网石笼,是石材在生态意味表达上的延伸;而最感人的莫过于南迦巴瓦大桑树前的石阵,它让人联想到“标准营造”在北京明城墙遗址角楼下设置的露天戏场,但南迦巴瓦积雪群峰的对景,却将这次的场所情境推向一种广阔的极致。

“轻”还体现为设计建造过程中的灵活性,这一点在建筑产业化程度不高、当地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地区相当重要。所有建筑的策划与选址,并没有严可遵照的任务书或地形图,都是在建筑师的实地踏勘中确定下来;设计图纸在现场实施过程中,也都依据实际情况作了或大或小的调整,例如整个接待站与山体的角度作了更合适的大幅扭转,小码头上岸的坡道为了保护4棵大树进行了调整避让等等;另外,当地工匠在图纸之外的构造创造也被充分吸纳进来。

当然,“轻介入”并非是“不介入”。应当说这几处设计所体现出的空间本质依然是现代的,设计者并没有表现出那种通常的、对藏区神秘空间与装饰进行膜拜的姿态,因而也就达成了所谓的文化上的“平视”。现代空间所具有的张力与趣味,给藏南小镇带来了某种异质的体验,并已成为这条旅游线路上背包客们的新景观。

但是,“轻介入”应当谨防向“重介入”的发展。藏区是一片无论在生态上、还是文化上都十分脆弱的地方,目前已建成的这一组小品由于尺度上的克制带来了成功,但也由此激发了地产商与当地官员在旅游开发上的雄心,这将极有可能把2008年的建筑成功演化为2009年的建筑灾变。“标准营造”目前就正面临着小镇上一处上万平米的酒店设计,这是极其严峻的挑战。

因此,对于“标准营造”这一组作品的更适宜的评价,或许应在明年此时。


灾区廉价生态移动厕所
Affordable & Ecological Mobile Toilet for Sichuan After-quake Relief

张轲,张弘,侯正华
Zhang Ke, Zhang Hong, Hou Zhenghua

摘要:文章是“标准营造”对其为四川灾区设计和捐献的生态移动厕所小项目的过程和进展的简要介绍。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standardarchitecture’s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affordable and ecological mobile toilets they designed and donated as part of the Sichuan After-quake Relief Efforts.

关键词:灾后重建、廉价生态、移动厕所、标准营造
Keywords: After-quake Relief, Affordable & Ecological, Mobil Toilet, standardarchitecture

为四川地震灾区设计和捐赠移动厕所的想法,始于08年6月间,“标准营造”应邀参加时代建筑在成都西南交大举办的一次由建筑师参加的关于灾后重建的讨论会,大家聚在一起,试图找到一些途径,可以尽建筑师所能为灾区做点什么。会后自己去了灾区,了解到一些受灾村镇和灾民安置点,基本的居住问题已经逐步得到解决,但卫生条件尚亟待改善,尤其是偏远一点的村镇和山区,很多地方缺少卫生间和淋浴设施,所以决定先做厕所吧。

考虑到现有的移动厕所在灾区应用有很多问题,例如价格昂贵,每个售价一两万元,在灾区显得不可思议;通风不好,不利于灾区卫生;必须整体运输,不容易拆装;需要专业维护,在灾区不现实;不防水淹,在多雨的四川灾区不实用等等。而本地的土厕所也有不卫生、不抗震、不抗水淹等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种简易、经济、环保的临时性厕所,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首先是低造价,每个厕位的成本不能超过2000元;其次是可移动,作为活动的装置单元设计,易于现场组装和移走,可安置在任何地方,不需要市政上下水接口;第三是坚固抗震、能抗水淹;第四是尽量采用环保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第五是考虑生态,最好让厕所可以与沼气池结合。

最终的解决方案采用脚手架的钢管作为结构材料。这种材料的好处是便宜,抗震,方便拆卸循环使用。经过反复推敲,最终每个独立厕位共使用5根6米长的标准脚手架管截裁组装,基本没有下脚料。最核心的洁具设备部分,我们研究了国内外多种简易移动厕所技术,最终决定采用一种最简单的解决方案:用木板结构、PVC面层结合制作的蹲位或座便器,座便器是直筒式的,不需要冲水,在灾区和一般农村非常实用。座便器抬高至距地面1.2米处,下面是一只1米高的成品带轮塑料垃圾桶,垃圾筒与侧位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隙以便自然通风,垃圾桶内铺上一定的木屑或炉灰以吸味。城市地区不需要接下水,在乡村地区可根据条件连接沼气池安装。

围护材料则是采用白色防雨布作为四周遮蔽(或采用四川当地特产的竹帘子),屋顶采用一块半透明阳光板。我们将脚手架和座便器都刷成白色,连厕所的地面都是白色环氧树脂自流平做的,这样既看上去干净又易于清洁维护。厕所的围护和踏步材料也可以根据安装地的条件就地取材,这样可以进一步节约造价。

移动厕所的所有材料,都是在一般建材市场和废品回收站找到的,根据我们在北京制作的采购价格,每个厕所的材料成本为人民币1600元左右,包括运费价钱约2000元,是现有封闭式移动厕所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厕所部件的制作时间约两周,每个厕所仅需两个人半天时间就可以安装完。

在当地的合作者西南交大殷红及学生和成都基准方中事务所设备工程师的配合下,以及都江堰市安龙镇和什邡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捐赠了4个这样的生态移动厕所。希望这个低造价生态移动厕所成为一种可推广的试验,在为灾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的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带去一点轻松快乐的气氛。

项目名称:廉价生态移动厕所
项目地点:四川省
项目支持:都江堰安龙镇政府、四川省什邡市政府
项目功能:移动厕所
设计时间:2008.6-2008.8
施工时间:2008.7-2008.10
基地面积:2 sqm
建筑面积:1.5 sqm
建筑师:standardarchitecture 标准营造
设计团队:张元玲、黄铮、邹丹曦、张诚、刘新杰、吴党森、赵扬、殷红、王安东、张轲、张弘、侯正华
合作设计:西南交大建筑系、成都基准方中事务所
结构形式:钢管脚手架结构

Project Name: Affordable & Ecological Mobile Toilet
Location: Sichuan Province
Project Support: An-Long County Government, Shi Fang City Government
Program: Mobile Toilet
Design period: 2008.6 – 2008.8
Construction period: 2008.7-2008.10
Site area: 2 sqm
Building area: 1.5 sqm
Architect: standardarchitecture
Design Team: Zhang Yuanling, Huangzheng, Zou Danxi, Zhang Cheng, Liu Xinjie, Wu Dangseng, Zhao Yang, Ying Hong, Wang Andong, Zhang Ke, Zhang Hong, Hou Zhenghua
Collaborate Design Institution: South-Western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Chengdu Jizhun Fangzhong Achitecture Associates
Structural System: Steel Scaffolding System


西藏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
Tibet Namchabawa Visitor Centre by standardarchitecture

张轲,张弘,侯正华
Zhang Ke, Zhang Hong, Hou Zhenghua

摘要:文章是“标准营造”对其近作“西藏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的简要介绍与回顾。同时,标准营造以新一代中国建筑师的视角,讨论了在西藏这样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地区进行建筑创作的“文化平视”态度和地方建筑的“当代性”问题。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standardarchitecture’s brief descrip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ir recent project “Namchabawa Visitor Centrel” in Linzhi,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ls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s, standardarchitecture discussed issues such as equal attitude towards different culture and contemporaniety in making architecture within regions of spe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like Tibet. 

关键词:标准营造、西藏、文化平视、当代性
Keywords: standardarchitecture, Tibet, Equal Attitude, Contemporaniety

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是“标准营造”2008年继雅鲁藏布江小码头之后,在西藏建成的另一个房子。在西藏做建筑需要面对很多挑战,首要的问题是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西藏文化?如何对待本地原有的、带有强烈色彩和装饰性的建筑传统?新建筑与周边原有建筑形成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建筑与基地、建筑与大范围地形及自然景观的关系?建造过程如何考虑当地工匠、当地技术的参与?在恶劣的气候和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哪些材料和建造方式是可行的,而哪些是不现实的?

是否可以用一种“平视”和“平等”的态度对待西藏的文化?是否可以既不“俯视”又不“仰视”特有的西藏文化?在强调保护“传统西藏文化”的同时,“当代西藏文化”有没有发展空间?如果有,作为“当代西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西藏建筑”在哪里?

2007年6月,我们几个人带着所有这些的问题,辗转来到了西藏林芝地区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南迦巴瓦雪山脚下,开始了雅鲁藏布江沿线从林芝机场到雪山脚下的“直白村”约80公里公路、水路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踏勘工作。并没有详细任务书,也没有建筑选址,只知道要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迦巴瓦雪山景区建造一个游客接待站。在精疲力竭地走了三天的江边徒步转经线之后,终于在地图上确定了接待站的详细位置。

接待站位于藏东南林芝地区米林县境内的一个小集镇,名叫派镇,小镇海拔约2900米,东面是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雪山和加拉白垒雪山,北面紧邻雅鲁藏布江,南面是多雄拉雪山,镇的主街正对着由多雄拉雪山延伸下来的高坡。小镇的前身是经过雅鲁藏布江往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运送物资的转运站,有一个简易码头和几十户人家,由于是水路和陆路交通的交汇点,近些年逐渐成为林芝地区一个旅游小集镇,这里不但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入口,也是重要的宗教转经线——“转加拉”的起点,还是通往墨脱徒步旅行的出发点。

接待站就坐落在小镇入口的山坡上,面对着雅鲁藏布江和公路的方向,西面是一条由多雄拉雪山溶化流下来的溪流,再往西是农田和名叫“派村”的原始村落。接待站总面积约1500平米,功能较为复杂,包括一个大峡谷综合信息展厅、一组公共厕所、徒步装备及食品小卖部、背包客的行李物品存放处、网吧、急救医务室、大峡谷景区的售票检票点、旅游公司办公室和司机导游休息室等等,同时还设置了一个为全镇服务的集中配电房。

我们显然对本地建筑形式的模仿和拼凑不感兴趣,也显然对移植一个时尚的外来建筑不感兴趣,接待站是一个形式上很不显眼的建筑,远远看去,当地人甚至看不出它有什么新奇,它随行就势,由几个高低不一、厚薄不同的石头墙体从山坡不同高度随意地生长出来的体量构成,墙体内部是相应的功能空间,这样多数功能空间实际上是半掩藏在山坡下的。

建筑随着基础的标高不同分为三层,地下一层是储藏室和集中配电房;一层主要是各种接待空间,大峡谷信息展厅、厕所、医务室、网吧小卖部、景区售票检票都在这一层;二层是后勤办公室和可供游客休息观景的屋顶平台。建筑的采光主要通过天窗解决,天窗分为两种,接待大厅采用屋顶凹陷形成的高侧窗,楼梯、网吧和办公室采用的是细长的天窗,整个建筑只在一层接待大厅朝向雅鲁藏布江及加拉白垒雪山的方向和二层办公室朝向南迦巴瓦雪山的方向开了两个明确的景观视窗。

建筑的结构体系是传统砌筑石墙和混凝土混合结构。墙体从60公分、80公分到1米厚不等,全部由当地石材砌筑而成,石头墙是自承重的,墙内附设构造柱、圈梁和门窗过梁,起到增强石墙整体性的抗震作用,同时用来支撑混凝土现浇的屋顶。砌筑石墙的藏族工匠主要是来自日喀则,他们在石墙的砌筑上有很特别的习惯和方法,这一点是我们在图纸上设计不出来的。

建筑和场地与山体之间有一些挡土墙,这些挡土墙顺着山坡延伸出来自然围成了接待站前面的缓坡停车场,而接待站面向公路的挡土墙和一系列台阶是与工匠们在现场边施工边设计出来的。

建筑的门窗和室内没有使用任何常见的“西藏形式”的门窗装饰,我们毫不回避南迦巴瓦接待站是一个当代建筑,如果人们可以感受到特殊的本地气质,我们希望这种气质是通过本地的材料通过真实而朴素的建造过程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乔装改扮”的结果。

项目名称:西藏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
项目地点:西藏林芝
项目功能:游客接待站
设计时间:2007
施工时间:2007-2008
基地面积:10000 sqm
建筑面积:1500 sqm
建筑师:standardarchitecture 标准营造
设计团队:张轲、张弘、侯正华、Claudia Taborda、Maria Pais de Sousa、盖旭东、孙伟、杨欣荣、王风、刘新杰、孙青峰、黄狄、陈玲
合作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西藏有道建筑设计公司
结构形式:石墙砌筑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Project Name: Tibet Linzhi Namchabawa Visitor Centre
Location: Pai Town, Linzhi, Tibet
Program: Visitor Centre
Design period: 2007
Construction period: 2007-2008
Site area: 10000 sqm
Building area: 1500 sqm
Architect: standardarchitecture
Design Team: Zhang Ke, Zhang Hong, Hou Zhenghua, Claudia Taborda, Maria Pais de Sousa, Gai Xudong, Sun Wei, Yang Xinrong, Wang Feng, Liu Xinjie, Sun Qinfeng, Huang Di, Chen Ling
Collaborate Design Institution: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 Tibet Youdao Architecture Associates
Structural System: Mixed - Stone Masonry and Concrete Reinforcement, Concrete Roof 
Copyright @ 2021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标准营造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14575号